2015年以来执行受案量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,特别是2017年,是佳木斯地区执行案件数量最多的基层法院,执行案件数量占全院受理案件的54%,执行案件数量超过诉讼案件数量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行案件的结案率和到位率。
2015年受理执行案件848件,结案791件,结案率93.2%,执行案件标的额1 385万元。2016年受理执行案件1655件,比上年翻一番,结案1276件,执结率77% ,结案标的1.7亿元。2017年共受理各类执行2941件,在201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近一倍,执结2704件,执结率91.94%,执结标的额为2.9亿元。
在执行案件数量剧增的困难局面下,同江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加班加点,扎实工作,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执行难题。
1、建立执行联动机制。市委、市政府制定下发了《关于建立执行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》,36个相关单位作了表态,坚决无条件支持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,形成全社会的打击“老赖”氛围。
2、“一案一账户”,解决案款发放问题。2017年底,建立了“一案一账户”,执行人员扣划的执行款直接进入当事人案件对应的账户,有效解决了执行案款信息不全、底数不清、滞留法院等问题,增强了执行实效,保证了案款发放的准确性、及时性。
3、司法公开阳光执行。全部执行案件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,采取冻结、扣划、扣押、拘留等强制措施时,每名执行干警佩戴记录仪,执行全程录音、录像。
4、建立执行指挥中心。投资建设了执行指挥中心,集案件管理、远程指挥、网络查控、发布失信被执行人、案款管理、信访案件督办等功能于一身,目前系统运行顺畅,设专职人员常年值班,可以随时接收上级法院的指挥和调动。
5、网络查询快速便捷。利用执行指挥中心平台,实现了全部案件网络一键查询,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、网上银行(支付宝、财付通等)、工商登记、车辆登记等情况“一网打尽”。2017年1月1日开始,全面实行网络拍卖,对于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,全部纳入网络拍卖,有效地避免了拍卖过程中的腐败问题,以公开促公正。
6、建立不动产的“点对点”查控。2017年4月,建立了与同江市不动产管理中心之间的“点对点”查询机制,可以通过端口直接查询相关特定房产信息,大大提高了调查被执行人财产信息效率。
7、公布失信人,曝光顽固“老赖”。在同江市电视台、中心广场大屏幕分别发出“关于敦促被执行人依法履行义务的公告”和“老赖”人员名单公告一周,公布“老赖”人员名单50人,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。
8、开展专项执行活动。多次开展大型专项集中执行行动,开展了“利剑行动”、“百日攻坚”、“清晨风暴”、“初冬风暴”等专项执行活动。通过集中执行行动,不仅提高了执行效率而且有力的震慑了相关被执行人,在社会上给“老赖”以强大的压力。
9、依法发放司法救助。经市委政法委等部门审批,共计发放司法救助资金119万余元,化解了一批矛盾突出、涉及民生、多年上访的执行案件,保障了社会稳定和谐。
2015年以来,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从目前的情况看,离最高法院提出的“用二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”的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,要达到第三方评估的要求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。我们将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,为维护法律尊严、为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。